實名舉報信被泄密!22名公職人員被處分,原因竟是泄私憤……
“作為駐村干部,得不到群眾理解、無中生有被舉報,所以我將群眾實名舉報信拿出來,任由他人拍照帶走,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發(fā)泄心中的不滿。”
一起嚴重的泄密事件,造成了不良的政治、社會影響,導致22名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涉事人員廣東省吳川市覃巴鎮(zhèn)黨委委員、副鎮(zhèn)長寧伯承,卻在被查處后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這要從一封舉報信說起——
2018年9月12日,覃巴鎮(zhèn)黨委書記張閣良接到一封來自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以秘密級別轉辦的群眾實名舉報信,主要反映覃巴鎮(zhèn)黨委委員、副鎮(zhèn)長寧伯承涉黑涉惡問題線索,看完后,他將該信轉給鎮(zhèn)紀委書記吳永洪辦理。
后據鎮(zhèn)紀委書記吳永洪回憶,當時由于想快點完成任務,就直接將寧伯承(被舉報人)喊來,要求他對其涉及有關問題提供說明材料,還復印了一份舉報信給他。
當天中午,寧伯承在吃飯時故意將舉報信拿出給同席者閱看、拍照,其中的黨員干部均沒有及時提醒、反對和制止,也沒有向有關部門報告,最后導致該實名舉報信在社會上流傳。
舉報人身份被曝光后,遭到具有黑社會背景的舉報對象家屬等人的警告質問,倍感壓力,出于對當地失去信任,舉報人向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反映了此事。這令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廣東省委和湛江市委大為震驚。
泄密案件發(fā)生后,廣東省有關領導迅速組織成立聯合督導組,直接督導查辦該問題線索,對有關問題進行查處。順著線索往回捋,辦案人員漸漸還原了真相。
吳川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掃黑除惡辦主任陳甫明接到線索。
陳甫明將線索簽批給張閣良和吳永洪處理(整個過程中未經請示匯報以及集體研究)。
張閣良將線索轉給吳永洪處理。
吳永洪為求快,直接喊來寧伯承(被舉報人)要求其提供說明材料,還復印了舉報信給他。
寧伯承飯桌上故意泄露該舉報信。
張閣良將情況調查報告上報給吳川市掃黑除惡辦(期間未認真審閱該報告)。
吳川市掃黑除惡辦未經請示便將該報告上報湛江市掃黑除惡辦。
問題線索的處置,經過了湛江市掃黑除惡辦、吳川市掃黑除惡辦、覃巴鎮(zhèn)黨委及紀委等部門層層審核,卻在關鍵問題上層層缺位。
由于組織觀念淡漠、主體責任缺失、政治意識不強、思想麻痹,導致他們鑄此大錯,不僅破壞了基層政治生態(tài),侵蝕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還損害了黨的執(zhí)政根基。
2018年12月19日,廣東省湛江市紀委監(jiān)委就該泄密事件召開處理宣布暨警示教育會議。會上,多名受處理人員分別作了深刻檢討,無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悲痛萬分。
這是他們咎由自取,卻又令人痛心、發(fā)人深思。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關規(guī)定,經湛江市紀委監(jiān)委研究,并報湛江市委同意,對22名涉案責任人員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該案中因覃巴鎮(zhèn)黨委委員、副鎮(zhèn)長寧伯承一時之泄憤,紀委書記吳永洪一時之糊涂,直接引發(fā)了影響惡劣的泄密事件。該案件不單單是嚴重侵犯了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破壞了黨的執(zhí)政根基,造成了嚴重惡劣的社會影響。
實名舉報是黨和國家賦予人民群眾一項重要的監(jiān)督權,是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水平的好辦法,也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渠道。對群眾的實名舉報,尤其是涉黑涉惡問題線索,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舉報人嚴格保密,防止出現打擊報復現象。
如果一旦出現泄密事件,都必須一查到底、嚴懲不貸,以此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回應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厚植黨的執(zhí)政根基,讓泄密者無藏身之地。

